
提起我們班的老班長鄧安格,在二分廠乃至整個廣西大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五十出頭的鄧班長,用老黃牛般的工作精神和做事時踏實麻利的勁頭,給大家留下了勤勞能干的印象。
“工作是干出來的”。這句話時常掛在鄧班長的嘴邊,他也是這樣做的。自從鈦白二分廠投產以來,老鄧一直擔任機修班班長。投產初期,因生產班組操作工業務不熟練、設計與實際生產不相符等原因,設備故障頻頻發生,而當時機修班僅有13名機修工,且幾乎都是沒有機修工作經驗的新手,要完成整個二分廠的維修任務可謂十分困難。鄧班長沒有退卻,愣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他一邊利用休息時間給機修工講解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維修要領,現場指導設備維修操作;一邊帶領機修班加班加點搶修各種故障設備故障和完成各項技術改造任務。在他的帶動下,機修班內形成了濃郁的學習風氣,大家的維修技術突飛猛進,現在的機修班已經成長為一支召之即來、來則能戰、戰則必勝的“鋼鐵衛士班組”。
鄧班長工作起來不僅麻利,而且還有一股拼勁,這是我們機修兄弟都看在眼里的。一次水洗1#舊吊車因設備超載導致減速器齒輪崩斷吊物墜落事故,吊車所有的主要部位都受到嚴重損壞。當時已是深秋凌晨1點,鄧班長接到調度的電話后沒有顧上多穿件衣服,第一個趕到現場組織搶修。經過兩天一夜的搶修,吊車終于恢復了正常運行,參加維修的機修工都已經累得精疲力盡了,而鄧班長卻在安排他們休息后,第二天仍堅持按時上早班,只是口袋里多了幾盒感冒咳嗽藥,兩眼布滿血絲,走路也有些搖晃。大家都勸他休息,可鄧班長總說:“沒事,生產要緊”。最后,在分廠領導強制命令下才回去休息。
“膽大心細”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在鄧班長的工作中。“膽大”對于男機修工來說比較容易做到,但“心細”可就因人而異了。液壓維修是一項精細活,而鄧班長則被公認為“液壓維修能手”,因為他特別喜歡專研液壓系統的設備。
廣西大華曾于1992年8月派鄧安格到上海華岳液壓機電(集團)公司七○四研究所參加液壓維修技術提升進修學習。鈦白二分廠帶有液壓傳動的大型設備就有16臺,有時調整、維修液壓元件一次就要大半天時間,如果不及時完成就會嚴重影響產量。液壓故障在二分廠發生的頻率不低,二分廠沉降班3#壓濾機液壓油路控制系統比較復雜,在集成塊上裝有系統壓力調節閥、溢流閥、換向閥、單向閥等等各液壓控制元件。每當壓濾機出現故障時,故障點比較難查找,尋不到故障點,壓濾機就無法正常生產運行。
每當遇到這類難題,都是鄧班長親自出馬。他在處理液壓設備故障時,總是有條不紊地拆卸,并細致地檢查各個液壓控制元件,該換即換,完好的就重新進行整調,每次都能及時排除解決這些故障解決問題。在他的帶動下,維修隊伍也基本學會了一般液壓維修技術,完成液壓設備故障的搶修工作任務,使設備能夠滿足生產正常運行。全線唯一一臺大型球磨機是生產的龍頭,鄧班長上班時經常巡視球磨機,聽異響、量油位、看壓力、手測溫度,一旦發現異常現象馬上調整,確保了球磨機的正常運轉。
“手上粘滿油污,腳下膠鞋絕緣,設備搶修一身汗,哪管酷暑冬寒”,這是維修工人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鄧班長就像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2013年下半年,三分廠5.5萬噸金紅石項目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為了能夠更好地監督施工方安裝設備質量和盡快熟悉各種設備參數,廣西大華把鄧班長借調到項目部,負責三分廠金紅石項目所有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工作。
接到調令后他二話不說,簡單收拾即刻投入到新的工作崗位。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施工現場,由于三分廠樓層高,面積廣,設備多,為了確保每一臺設備安裝調試能按時完成,他和公司領導以及施工方一起發揚了“5+2、白+黑”的精神,每天奔波來回于各個施工現場,一個月下來就磨壞了兩雙工作鞋。三分廠試產階段,粉碎班A#球磨機的主電機兩端軸瓦溫度偏高,開機試產不到4個小時軸瓦溫度就達到60攝氏度以上,隨后就會溫度過高報警,被迫停機冷卻,設備無法正常運行。他帶領3個機修兄弟,經過兩天搶修,把主電機的兩端軸瓦精挑細刮,上下研刮達二十多次,終于把軸瓦刮好,使軸瓦接觸點達到80%以上,再經過安裝調整,使這臺主要設備正常投入生產運行,且從生產至今均能保持正常運行的狀態。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像鄧班長一般的員工一起努力,2014年9月24日,三分廠第一批金紅石合格晶種試產成功,標志著金紅石鈦白粉成功試產。
鄧班長由于出色的表現,從1999年至今一直被公司聘為機修鉗工技師。他還榮獲百色市2004年度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競賽活動“職業技術能手”稱號;在2010年度全區“培養選拔百名技術標兵”活動中,被評為技術標兵;在公司勞動競賽活動中,多次被評為“先進員工”、“五佳班組長”、“十佳員工”;多次榮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