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鎂鋰合金工程研究中心近日研制出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每立方厘米0.96至1.64克之間,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2016年12月22日,我國成功發射的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納衛星,幾乎整顆應用了自主研制生產的這種超輕材料。
鎂鋰合金材料是目前金屬結構材料中密度最低的材料,通過在金屬鎂中添加鋰元素,使其具有超輕、高強、減震等特性。此次研制的新型鎂鋰合金,與鋁合金相比,同樣大小,重量僅是鋁合金的一半,但強度高于鋁合金。這種新型鎂鋰合金的阻尼性能優異,是鋁合金的十幾倍,減震降噪效果好,在屏蔽電磁干擾方面表現突出。鎂鋰合金低密度、高比剛度、高比強度的力學性能,為此次“碳衛星”成功發射奠定堅實基礎。該材料大幅減輕了衛星重量,顯著提高有效載荷,降低了發射成本。